
二、关注业绩快报超预期恶化的未违约发债人我们从上述发布业绩快报的公司中筛选出没有违约记录的发债主体共468家,其中业绩负面(略减、预减、首亏、扭亏)的有193家(41%),业绩正面(略增、预增、续盈、扭亏)的262家(56%),业绩不确定的共13家(3%)。
美国新的经济衰退可能多严重?《今日美国报》说,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新的经济衰退无论什么时候发生,可能不会像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那样漫长和严重。赞迪说,目前,美国银行系统基础较前稳固,家庭债务仍然合理,“与大萧条时完全不同。”但报道认为,面对新的经济衰退前景,美国的应对能力存在双重隐忧。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弹药有限。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月31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2%至2.25%的水平。博什蒂安契奇说,经济衰退期间,美联储通常会下调联邦基金利率5个百分点来提振贷款,但这次难以做到。二是从媒体报道来看,特朗普政府尚未考虑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衰退。
而最近,又出现了多个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的情况,笔者之前的文章也分析过:业绩大“变脸”再次到来,哪些雷你要小心?上篇文章刚发布不久,又有几家公司的业绩,让人大跌眼镜,其中可能让大多数投资者,尤其是老投资者,无法接受的,就是欧菲光的业绩修正:2018年业绩,由之前的预计盈利18.39亿元,突然变成了亏损5.19亿元。
如果它当时采取移动端免费策略,可能将引发外界对其PC端系统收费的质疑。也就是说,移动端免费将打击PC收费模式的合理性,影响到PC端核心盈利模式的稳定性。微软在当时不敢贸然拥抱这种不确定性。微软不将WP系统免费另一大原因是它看不到系统免费之后的盈利前景。因为微软的基因是一家卖软件的公司,它主要依赖Windows和Office工具软件盈利,但是Office这种办公软件天然适用于PC端而非移动端。在微软看来,它如果将WP免费,但无法通过WP系统捆绑它的Office等办公软件从移动端获得利润,因此系统授权费是当时的一种权宜之计。
谋大事者不在一役之成,以驱动国企短期负债指标回归到合理位置为基础,《指导意见》明确了国企负债的长期目标,即2020年之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平均水平。动态分析,在降至63.7%左右之后,国企继续降低负债率从根本上来说有赖于经营效率与财务投资回报率的提高,这绝对是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正是由于降低国企负债率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安排,所以政策导向上不能沿用之前的预算软约束,必须形成系统性的长效管控机制。
2018财年第一季度微软云服务营收达到200亿美元,首次超过总收入的20%,也首次超过Windows,这意味着微软打破了自身的旧有路径依赖。微软从一家服务于消费者市场的操作系统软件公司转型成了一家企业级市场的服务公司。当然,比尔盖茨说是因为他的管理不善导致了微软错失了移动端操作系统的机会是一大原因,但不如说是它的基因决定了它的盈利路径,而盈利路径决定它的行为方式。